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教育学院 >> 分院概况 >> 师生风采 >>

国际与教育学院情景演练课助力学前专业学子成长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时间:2025-10-27 19:11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与综合素养。2025年10月21日上午三四节课,国际与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廖晨亲临教学一线,全程指导并参与了2023级学前一班在学院实训中心开展的《学前教育综合实践》情景演练课程。本次活动以高度仿真的情境模拟和深入的互动研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专业实践课。

本次情景演练经过授课教师的精心策划,聚焦“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典型情境与挑战”,设置了“幼儿入园焦虑疏导”、“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意外干扰”、“区域游戏中的同伴冲突”以及“幼儿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四大核心模块。场景设计源于真实案例,旨在全面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教育智慧。

课堂上,实训教室被巧妙地布置成幼儿园的活动室。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扮演“幼儿教师”和“3-6岁幼儿”的角色。扮演教师的学生需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设计并组织一段简短的教学活动,同时应对“小演员”们预设的各种“状况”;而扮演幼儿的学生则极力模仿该年龄段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时而天真可爱,时而“状况百出”,为演练增添了真实性与挑战性。

在“幼儿入园焦虑”情境中,“教师”们或蹲下身子轻声安抚,或用有趣的玩具转移“幼儿”注意力,展现了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在“集体教学活动”环节,面对突如其来的“干扰”,有的“教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将意外转化为教育契机,体现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尤其在“同伴冲突”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高压力情境下,同学们临危不乱,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并展现出清晰的家园沟通意识。

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又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在“做”中学,在“演”中悟,不仅将《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等理论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更深刻体会到了幼儿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优势与短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国际与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廖晨全程凝神观演,并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了精准而富有建设性的点评。她对同学们在演练中展现出的专业热情、扎实功底和创新思维给予了高度赞扬。

廖院长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情景演练这种‘高仿真、强互动’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课的壁垒,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一跃’。它不仅能锤炼同学们的实操技能,更能培养你们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儿童视角’和‘教育机智’。” 她进一步勉励全体同学:“希望你们以此次演练为镜,不断反思,持续精进。要永远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儿童的敬畏与理解,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加主动地走向实践、走向一线,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学前教育工作者。”

国际与教育学院始终将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构建了“课程实训-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次国际与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廖晨亲自带队深入低年级课堂进行情景演练,是学院推动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的一个缩影。它充分体现了学院领导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