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教育学院 >> 党团建设 >> 团建工作 >>

国际与教育学院|诈骗手段花样多,谨慎防范莫上当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时间:2025-03-07 15:07 浏览:

       

        在数字化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国际与教育学院23级学前教育11班特别举办了一场反诈主题班会——《今天的你再次上当了吗?》。本次班会汇报人金慧怡同学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诈骗的本质、手段及预防措施,并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大家。

啥是诈骗

        诈骗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常见的诈骗形式包括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等。诈骗不仅触犯法律,还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给受害者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如何应对

        1、遇到诈骗时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向警方提供相关信息。
        2、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3、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保护隐私安全。
        一、诈骗手段与案例
        诈骗分子的手段五花八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诈骗方式:
        1. 冒充身份: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等,骗取信任后实施诈骗。
        2. 各色兼职:以高薪兼职为诱饵,骗取押金或个人信息。
        3. 网络刷单:以“轻松赚钱”为名,诱导受害者垫付资金后消失。
        4. 情感诈骗:通过网络交友获取信任,随后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真实案例
         2024年4月28日,詹同学在“换号吧”平台出售游戏账号时,收到一条购买信息。对方以“包赔业务”为由,诱导詹同学点击虚假链接并操作手机,最终骗走一万余元。
        案例启示
        1、不点:不点击陌生链接。
        2、不信: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
        3、不看:不随意查看不明来源的信息。
        二、预防诈骗
        为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以下几点请牢记!
        1.不贪图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谨防“免费午餐”。
        2.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真假信息,不轻信陌生人的话。
        3.保护个人信息:网上冲浪时注意隐私安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4.核实对方信息:网上聊天或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
        5.正当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因感情用事而落入诈骗陷阱。
        6.保持冷静:遇到可疑情况时,先冷静思考,切勿冲动行事。

        诈骗无处不在,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防范技巧,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都能增强反诈意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免受诈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