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于6月17日在护理楼302开展了第二天的蒙台梭利培训,同学们深入《日常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核心,亲身体验了如何将平凡生活瞬间转化为孩子独立与自信的起点。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收获吧!





理解丁家特悛利博工的理念:孩子通过“工作”建构自我。像“走、坐、拿、搬”这样的基本动作,是专注力、秩序感和独立性发展的神圣起点。
观察学习: 讲师对“走线”、“安静坐”、“抓握”、“搬运”等动作进行了优雅、精准、缓慢的示范。
实践感悟:同学们分组练习教具操作,深刻体会到动作分解、节奏把控和精炼指导的重要性一示范本身是最好的教学语言。
整理与秩序:学习引导孩子进行物品整理,培养最初的秩序感与责任感。
穿脱练习:通过操作衣饰框(纽扣、拉链等),同学们明白了这些练习如何精密锻炼手眼协调与自理能力,让“我自己来”成为现实。
清扫与维护:亲手尝试使用迷你清洁工具(扫帚、抹布、喷壶),感受到这类工作不仅锻炼肌肉,更在孩子心中种下对环境的归属感与爱护之心一“这是我的空间,我照顾它”。
优雅社交:学习如何示范基本社交礼仪(问候、致谢、请求等),认识到这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
静默力量:亲身体验“静默游戏”,感受到那份有意识的宁静如何培控力、专注力及对环境的敏锐感知,是滋养心灵的珍贵时刻。

本次蒙氏日常生活教育之旅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就蕴藏在孩子每天走、坐、拿、搬、整理、清洁、问好的点滴之中。掌握这些引导艺术,意味着掌握了支持孩子建构独立人格、培养责任感、发展社交能力并热爱生活的金钥匙。作为未来的幼教人,这份收获,无比珍贵。
期待同学们将这份源于生活的智慧,带入未来的教室,点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