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教育学院 >> 党团建设 >> 党建工作 >>

国际与教育学院|新时代赣鄱先锋--立足祖国大地,科研教育谱人生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时间:2025-02-27 14:32 浏览:

        通过学习宣传“新时代赣鄱先锋”的先进事迹,让广大人民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干有方向。本期学习榜样——“赣鄱先锋”丰土根。

        丰土根,男,汉族,1975年12月生,浙江金华人,2002年10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博士后,现任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教师。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韧性减灾与应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太湖水科学研究院副秘书长,国际土协会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曾任共青团中央“博士服务团”选派任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交通局副局长,河海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科技与国际合作部、研究生部副部长,国家重点学科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所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行政职务。
        躬耕教坛,立德树人谱新篇。丰土根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教学上始终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指导了多项创新项目与毕业设计,已经培养了80余名硕、博研究生以及博士后,参与了“土力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善于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以骨干成员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术领军,成果丰硕展风采。丰土根先后主持了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等,项目经费合计达4000余万元。在岩土体失稳破坏机理和定量评价方法体系、土体污染定量评价方法及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地下结构低碳、智能施工安全控制成套技术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研究成果在江苏、新疆、浙江、广东等地得到广泛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超5亿元。


        报国援边,担当作为树标杆。丰土根在日本留学期间,强烈感受到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差距,谢绝日方导师高薪挽留,毅然于2004年回国建设报效祖国。在2006年孩子尚幼还未安家,并承接了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背景下,服从组织安排,作为共青团中央“博士服务团”选派任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任交通局副局长,期间争取项目资金数亿元,大幅提升了当地交通规划和科技水平,为延边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曾选派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有效推动了学科建设发展。

        苏区振兴,创新发展孺子牛。丰土根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红色苏区的振兴与发展之中,先后主持承担了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等项目,2022年,丰土根成功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赣南苏区第一位入选者。

        立足教坛,躬耕不辍,丰土根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立德树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在科研领域,他深耕地下结构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心怀祖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报国之志。丰土根不仅是教育界的杰出典范,也是科研战线的领航者,他的卓越贡献与无私奉献,如同点点星光,照亮着无数学子前行的道路。